新华网武汉1月25日电(余凌云、孙姝)日前出台的《武汉市2025年绿化工作方案》显示,“千园之城”武汉将推出多项新举措,打造湿地花城特色公园城市。
据了解,截至2024年底,武汉市已累计建成各类公园1024座,迈进“千园之城”。根据方案规划,今年武汉将建设、提升150座公园,其中城市公园30座、口袋公园120座,重点为基础设施和绿化景观提升。
图为武汉市黄陂区素山寺国家森林公园。新华网发
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将实施“最美公园”品质提升工程,通过提升园林景观、完善服务设施、新增体育设施、打造特色花卉等,将20座公园升级为“最美公园”。
同时,探索公园运营路径改革创新,激发公园活力。包括挖掘公园特色、盘活公园资源、提升公园服务业态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公园配套服务项目建设运营等。
今年武汉将新增开放10片共享公园绿地,面积超3万平方米;继续推进“公园+”行动,将公园与花事、市集、文旅、艺术、科普等服务功能融合;计划全年举办公园文化活动600场以上。
去年在武汉成功举办的世界花园大会,今年将继续举办。主展区之一的沙湖公园,已被确定为此项盛大花事活动永久展区。
2025年,武汉绿道建设也有新“动作”,包括编制实施《武汉市绿道系统规划(2025—2035年)》,制定发布《武汉市环湖绿道规划建设导则》;实施城市绿道提升行动,建设东西山系山林步道,新改建汤逊湖绿道、后官湖绿道等,全年共建设绿道105公里。
图为武汉市东湖绿道三期。新华网发
作为国际湿地城市,武汉今年在湿地保护与修复方面也有创新举措,包括启动实施《武汉市湿地保护与利用发展规划(2025-2035年)》,构建“一轴一带八廊五区”湿地保护空间规划格局;推进沉湖湿地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实施沉湖、安山等重要湿地保护修复项目,修复湿地1.3万亩,完成小微湿地示范建设10处。
图为沉湖湿地。新华网发 魏斌摄
武汉今年计划通过实施人工造林、退化林修复、森林抚育、油茶新造等,完成营造林10万亩。建成国家储备林2万亩,启动建设8万亩。继续实施“村增万树”5年行动计划,建成绿化美化亮点村68个。
武汉绿色驿站建设今年也将推出多项新举措。100名园艺师将挂牌服务100个社区绿色驿站,常态化开展绿化管护及生态实践活动。
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希望通过实施这些新举措,推动武汉城乡绿化整体增量提质,建设湿地花城特色公园城市,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,为市民增加更多绿色福祉。